以下內容由鷺航程大件運輸整理編輯,信息來源于《慧聰工程機械網》,版權屬于原作者。
隨著10月份各類產銷數據的相繼出爐,2017年也逐漸步入了尾聲。根據專家預測來看:四季度工程機械銷售也將超市場預期,全年大幅超過預期。那么明年2018年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!
1-10月工程機械產銷數據
2017年1—10月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112476臺,同比漲幅98.2%。國內市場銷量(統計范疇不含港澳臺)104952臺,同比漲幅106.5%。出口銷量7478臺,同比漲幅27.5%。港澳地區銷量46臺,同比減少15臺。
2017年1-10月共計銷售各類裝載機81403臺,相比2016年同期56304臺約增長45%,增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,繼續向全年9.5萬臺沖刺。
2017年1-10月共計銷售各類推土機4890臺,相比2016年同期3482臺,增長40.44%,增幅繼續小幅擴大,預測全年增長率在40%左右,總銷量在5600臺上下。
2017年1-10月共計銷售各類壓路機15066臺,同比增長48%。在10月份1099臺壓路機銷量中,出口銷量為202臺,占比達到18.4%。
2017年1-10月共計銷售各類平地機3765臺,同比增長43.65%
通過1-10月的產銷數據可以看出,工程機械部分主流產品均實現了40%以上的上漲,挖掘機更是創造了翻番的奇跡!
此輪工程機械行業增長幅度之大,持續時間之久讓人猝不及防,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。不少企業在這股回暖的浪潮中并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,導致錯失了不少機會。俗話說“失敗是成功之母”,2017年的遺憾請不要帶入新的一年。因此,各大企業也早早開啟了明年的預算及規劃!那么明年將可能發生怎樣的變化和趨勢呢?
行業競爭格局優化、集中度進一步提升
在歷經了5年的寒冬之后,一些類似于熔盛重工、五糧液等高點跨界進入行業的知名企業集團率先洗牌出局;數千家不知名小企業源于技術、規模等因素也逐漸洗牌出局,行業集中度提升。在“忽如一夜的春風”之后,行業龍頭企業迅速崛起,搶占市場份額,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。
以挖掘機為例,內資品牌如三一、徐工、柳工市場份額都大幅提升,2011年3家企業合計市場份額為15.96%,2017年1-10月已提升至38.08%。在汽車起重機領域,2008年三大龍頭(徐工、中聯、三一)市場份額為79.5%,2017年1-9月已提升至91.7%,集中度進一步提升,其中徐工份額超過50%。2018年,預計行業不會再有新進入者。
一帶一路、更新換代雙管齊下
2018增速大概率超預期
目前,工程機械行業各產品均以進入更新換代周期。以挖掘機為例,靠投資拉動新增需求的保有增量占總需求的比例已經越來越低。專家測算2017年挖機更新換代需求占總需求比重已經接近38%;如果考慮到廠家以舊換新政策以及環保加速存量更新換代等因素,實際上2017年更新換代需求已經超過了50%。
專家預計2018年行業增速將大概率超過預期。
最近興起的高空作業平臺行業,更是擁有著無窮的機遇。高空作業平臺是對傳統高空作業方式的有效替代,目前國內還處于發展初期,像海外一些成熟市場,擁有著600億以上的需求規模,“一帶一路”的加速落地,為國內高空作業企業打開了空間。有專家預測未來三年行業增速預計在30%以上。
還有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“共享挖掘機”,一旦落實,又會對挖機市場造成不小的沖擊。總結來看,明年工程機械市場仍舊樂觀,但對企業來說,又將會是一場嚴峻的考驗。各企業勢必要苦煉內功、夯實基礎、降本增效,才能在新的一年中突破自我,實現跨越式發展。